地图史话

请输入关键字(例如"maps"):  

  编辑日期:2006/10/18 9:45:00

  地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
  生活中人们所离不开的各种地图,凝聚着制图人员的智慧与心血,更记录着技术革新的脚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现在,传统制图日渐淡出了历史舞台,而数字地图已崭露头角……
  □1999年4月10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测绘局等单位向日本客人东史郎,赠送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6幅南京地图复制件。
  国家测绘局等单位为什么要向东史郎赠送地图?地图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故事呢?
  1987年7月6日,也就是“七七事变”50周年的前一天,曾经参与过南京大屠杀却正视历史的原日本侵华第十六师团步兵东史郎,针对日本政府歪曲史实、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径,愤然公开了战时私人日记《东史郎日记》,以亲身经历向公众披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937年12月21日,受命整肃南京城,在南京最高法院门前,桥本光治把一个中国人装进邮局使用的麻袋中,浇上汽油,绑上手榴弹,点燃后扔进水塘中炸死……。”
  然而,妄图掩盖屠杀真相的桥本光治,罗织罪名将东史郎告上了法庭。
  继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东史郎败诉之后,1998年12月,东京高等法院又驳回了东史郎的上诉,理由之一竟然是东史郎日记中所提到的桥本光治杀人地点——南京最高法院门前,当时根本不存在东史郎所说的水塘。
  消息传到中国,国人气愤之余却又无可奈何。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在这60多年里,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采取什么方式才能佐证东史郎所说的水塘曾经存在过呢?
  从事地图编绘、出版工作长达50多年的中国地图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陈潮,决定利用那个年代的地图,支持东史郎日记中的举证。
  在中国地图出版社馆藏的地图中,陈潮反复查找。
  陈潮搜集到的南京地图,多数是1935年至1949年出版发行的,正好处于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前后,其中有6张最具代表性,尽管它们的出版单位和日期各有不同,比例尺也存在差异,却无一例外地表明:位于中山北路的南京最高法院对面,当时确实存在着好几个清晰可见的大水塘,其中就有东史郎日记中提到的那个水塘。
  陈潮使用地图佐证历史的举动,震撼了中日两国。
  国家测绘局等单位向东史郎赠送6幅南京地图复制品,以此给正视历史的东史郎有力的援手。
  □地图的绘制是一个极其严密而复杂的过程,截止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一直采用手工绘图的方法,绘图的每一道工序均有特殊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地图,通常按照一定规则,用特殊的图式符号和颜色,将精密测量后的地面目标、相关要素,有选择地浓缩绘制在平面图纸上。
  1973年,3幅古老的地图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专家研究后断定,这3幅帛绘地图制作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由于地图上没有标注名称、比例尺以及绘制时间,因此一般将它们分别称为《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
  其中的《地形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长宽各为96厘米,已经使用统一的图例,绘制了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等。这幅地图,无论在中国的地图史上,还是世界的地图史上,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一般地图上的各种要素都是由点、线以及约定俗成的图形符号构成,而每一个点、每一条线和每一个图形符号的尺寸大小、方向配置、位置的精度误差以及符号之间的关系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因此用来绘图的工具极为特殊,有小笔尖、直线笔、单曲线笔、双曲线笔、点圆规以及双簧小圆规等。
  □精致刻图工具将制图技术推进了一大步,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地图迎来了全新的制图方法———刻图法。
  刻图法采用刻刀、刻针、刻环、刻笔等工具在刻图膜上进行刻图。
  地图符号模型,是用来刻制传统地图上的一些特殊符号;板房仪,传统地图上的房屋符号就是由它刻制出来的;等高线是由俗名“小飞机”的刻图工具刻制出来的。
  然而,这些刻图工具仍然满足不了地图制作的需要,因为并不是每种符号都有现成的工具可供使用,像我国的省道、国道、高速公路、立交桥等在地图上的符号,就属于此类情况。
  制图人员便用缝纫机针、电唱机的唱针、注射器针头等改造成工具,第一代折臂刻图仪算是自制工具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它们被应用于绘图或者刻图,解决了许多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地图上的一些汉字、拼音、英语字母以及数字等,制图人员称之为“注记”。在很长的时间里,制图人员一直使用手写将注记绘制到地图上,直到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植字机”,才改变了这种做法。
  “植字机”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制图人员将文字和数字等用植字机打印到一种可以剥离的材料上,然后再用特制的小镊子等工具将它们分别“植入”地图,这样便成为了地图注记。
  □1968年11月,我国准备发行一套《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纪念邮票,以中国地图作为邮票图案,这在当时并不多见。
  如果邮票地图上出现了遗漏或者错绘,影响也是非同寻常的。
  一直在地图出版社工作的陈潮,还是一位集邮爱好者,得知这一消息后,在邮票正式发行的前两天,就托朋友购买了这种邮票。
  当他拿到邮票时,出于职业习惯,对上面的中国地图图案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然而,仔细审视之下,陈潮的表情凝重起来。
  陈潮回忆说:“看了以后,就发现有问题,我们中国国家的版图不全、不完整,没有南海诸岛。哎哟!我说这是个大问题,因为我们知道邮票也是国家的名片,应该完整地反映祖国的版图,你现在漏掉了南海诸岛,这发行到全国影响是很大的,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我们应该在地图上完整地反映。”
  陈潮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个情况,当时的邮电部领导在核实后,意识到问题重大,于是在正式发行的前一天,通知各地邮局立即将这套邮票停售、清理、退回、销毁。
  尽管如此,还是有小部分提前出售却又无法收回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纪念邮票,流向了民间乃至世界各地,成为集邮界价值不菲的藏品。
  不难看出,由于传统地图绘制与出版的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人工参与和操作,万无一失地保证地图产品质量难度很大。而且,一张传统地图从测量、绘制到最后印刷出版,往往需要差不多5年的时间,因此地图的更新、修改极为烦琐、困难。
  究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世界日新月异,地图会常换常新,传统制图法难以完全胜任了,数字地图开始崭露头角,我国开始进入“电子制图”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以及激光技术的进步,地图制作、出版的工序也在日渐简化。
  1986年,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刘先林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正射投影仪,这种仪器可以将航拍的照片转换成照片地图,也就是测绘行业所说的影像地图。
  然而,由于正射投影仪体积庞大,如何运出研究大楼却成了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回忆说:“我们把楼梯口打了个大洞,在外面搭了个临时电梯才把它降下来,推广到生产单位去进行试用,以后转产到工厂里面去生产,在全国做了20多套。”
  两年之后的1988年,刘先林又成功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JX-3解析测图仪”。这是一种把航空拍摄的相片直接转化为高精度地图的精密仪器,可以进行大比例尺地图的测量与制作,并且具有双重功能,既可以将测量结果直接绘制成地图,也能以数据形式将地图存储在计算机或者打印出来。
  最初的这些以各种电子手段制作的地图,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光盘等上面,以各种数据来表现地图的内容,已经具有传统地图难以比拟的优势。
  □2006年2月18日,国家测绘局历经8年、耗资7亿元人民币建成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通过验收,成为我国基于空间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
  所谓1:50000,是指地图上的1毫米相当于实地的50米距离。
  这个信息系统是现在覆盖全国比例尺最大、内容最丰富、精度最高的一个基础数据库,在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影像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米,也就是说,在这个数据库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村庄、道路、河流,甚至可以找到自己居住的房屋。
  就在这个数据库通过验收3个月后的5月21日,黑龙江省嫩江县嘎拉山林场和大兴安岭松
  岭因为遭受雷击,相继发生森林大火。
  然而,5处火灾都发生在远离道路和屯兵点的深山区,火场周边缺少道路、江河的阻隔。而且,在火灾初发时,黑河等4个机场上空都有雷区,飞机不能起飞,大部分扑火队员只能徒步赶赴火场。
  负责灭火的武警总部迅速向国家测绘局求援。
  国家测绘局应救火指挥部的要求,首先用北京一号的小卫星提供了这个地区的影像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起火点、起火范围。然后,又为这个地区提供了电子地图,数字高程地面模型和正像影像图可以准确地分析这个地方的森林覆盖、居民点的情况、交通通讯情况供指挥部来决策参考。
  另外,国家测绘局还迅速启动了2006年年初刚刚通过验收的国家1:50000数据库,为黑龙江火点区域制作了周边地形局部三维模拟图,好比是为灭火指挥部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沙盘,使他们能够远在千里之外,如同身在现场一般从容指挥。这样,武警总部即时准确地掌握了火场范围、风力影响、火情方向等重要信息。
  6月2日,大火被顺利扑灭。
  □除了防灾减灾等用途,电子地图还被用于导航。在电子地图的准确引导下,飞机、船舶、车辆能够按照既定路线,顺利到达目的地。
  数字地图虽然在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大大超过了传统地图,但地图的发展远远没有终结。
  如何将数字地图作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公共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使全社会能更为方便地利用和共享这些信息数据,是现代地图学家们的新课题。
  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应该在三维地球的数字框架上,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第二年,我国也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数字区域和数字城市框架的设想,准备运用遥感、宽带网络以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对某个城市或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自然、社会与人文信息在空间位置上的统一的数字化表示。
  □2003年10月,山东威海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数字城市”,将威海61.5平方公里的区域用三维动画制作了一个数字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无论从什么角度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威海的每条道路、每栋楼房、门牌号,甚至每个住户的详细信息。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介绍说,数字地图和传统的地图相比有很多优势,一是它的共享性,二是它的开放性,第三是它可以做检索和分析,第四个特点是它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既可以表示平面,也可以表示立体,且本身非常方便保存、管理和使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的地图将呈现出数字化、专业化、多样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继“数字威海”建成之后,我国的许多省市也开始构建数字城市、数字区域。而正在加快构建的全国范围的地理空间框架“数字中国”,也开始让人们翘首以待了。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10月20日21:25播出

转载:http://dzrb.dzwww.com/dazk/fx/200610/t20061018_1820135.htm

  阅读次数: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