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 [世界各国] [公交线路] [5A景区] [5A酒店] |
举报 收藏 |
旅游出行 >> 湖北省 黄石市卫星地图 |
加载中,如果长时间无法显示,请点击这里重新加载! |
|
概况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县,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面积4576平方千米。2004年底,人口2476688人。
市人民政府驻下陆区(注:《简册》上仍为黄石港区)。邮编:435003。代码:420200。区号:0714。拼音:Huangshi Shi。
黄石地处鄂东南低山丘陵北缘,南部地势较高。境内最高峰为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拔860米,最低处为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米。
--------------------------------------------------------------------------------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黄石市辖4个市辖区(黄石港、西塞山、下陆、铁山)、1个县(阳新县),代管1个县级市(大冶市)。全市共有48个乡级单位(20个街道、27个镇、1个乡)。
黄石市 面积4576平方千米,人口255万人(2004年)。
黄石港区 面积 30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邮编435000。区人民政府驻磁湖路。
西塞山区 面积 100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邮编435001。区人民政府驻医院街。
下陆区 面积 69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邮编435005。区人民政府驻石明甲。
铁山区 面积 28平方千米,人口 6万人。邮编435006。区人民政府驻广友路。
大冶市 面积1566平方千米,人口89万人。邮编435100。市人民政府驻东岳路街道。
阳新县 面积2783平方千米,人口99万人。邮编435200。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
历史沿革
黄石市是在原黄石港和石灰窑江滨集镇的基础上,于1950年8月正式建立省辖黄石市。
1949年大冶特区办事处(原由中原人民政府直辖)更名为石黄特区,由大冶专署领导。 1950年石黄特区改设黄石市(驻石灰窑),由省直辖。 1959年原属黄冈专区的大冶县划归黄石市领导。 1960年撤销大冶县,并入黄石市。 1962年恢复大冶县,由黄石市领导。(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春秋战国市地属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六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魏黄初四年(223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高陵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 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浔阳。 安帝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梁置西陵县于此,后废。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 唐末,南方九国兴起,市地在吴国境内。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午),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县。以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取自殷商以来一直“大兴炉冶”之意,便定名为大冶县。从此,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民国16年(1927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27年(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民国31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民国37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同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辖黄石市。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归黄石市。(以上出处)
1994年,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1996年,将咸宁地区管辖的阳新县划归黄石市管辖。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黄石市总人口2477467人。其中: 黄石港区 196569 石灰窑区 244035 下陆区 146649 铁山区 66469 阳新县 949886 大冶市 873859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2001年,将黄石市石灰窑区更名为西塞山区。
2004年底,全市辖20个街道、27个镇、1个乡,178个居委会、713个村委会。面积4655平方千米,人口2476688人。
--------------------------------------------------------------------------------
其它
黄石经济开发区(黄石磁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管委会驻杭州路。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55227人,辖2个街道,15个社区、217个居民小组(根据“黄石市政府网站”2004年数据)。
团城山街道: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32669人,辖10个社区、112个居民小组。办事处驻杭州路。(社区居民委员会):马鞍山,皇姑岭,肖家铺,袁家畈,陈百 ,箭楼下,石榴园,青龙山,柯尔山,杭州东路。
花湖街道: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22558人,辖5个社区、105个居民小组。办事处驻花湖西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花湖,锁前,老虎头,大码头,天虹。
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全市人口为247.64万人(包括外来常住人口,不包括常年外出人口),密度540人/平方千米。其中:
黄石港区:人口19.66万人,密度5757人/平方千米;西塞山区:人口24.40万人,密度2171人/平方千米;下陆区:人口14.66万人,密度2536人/平方千米;铁山区:人口6.65万人,密度2256人/平方千米;大冶市:人口87.36万人,密度558人/平方千米;阳新县:人口94.91万人,密度341人/平方千米。
开发区人口5.02万人,其中:团城山街道3.91万人计入下陆区,花湖农场1.11万人计入黄石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