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 [世界各国] [公交线路] [5A景区] [5A酒店] |
举报 收藏 |
旅游出行 >>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卫星地图 |
加载中,如果长时间无法显示,请点击这里重新加载! |
|
概况
汨罗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1′-113°27′,北纬28°28′-29°27′。东北与平江县交界,东和东南与长沙县毗连,南与望城县接壤,西同湘阴县、沅江市接壤,北与岳阳县毗邻。最东点为八景乡山阳村的山阳寨,最西处是芦苇场的石湖包,最南端系高家坊镇鹿峰村的陈家湾,最北端是磊石乡汨岳村的汨岳界。东西相距62.50千米,南北相距66.75千米,全境周长301.84千米,总面积1561.95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10平方千米。(简册数据:总面积1670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414400。行政区划代码:430681。区号:0730。拼音:Miluo Shi。
--------------------------------------------------------------------------------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汨罗市辖19个镇、15个乡。
--------------------------------------------------------------------------------
历史沿革
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得名。
春秋时,楚文王置罗子国于此。秦改为罗县,南北朝以后屡经分合。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罗县入湘阴。1966年2月析湘阴县东北部建汨罗县,县治设今城关镇。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
1987年9月23日,国务院(国函[1987]160号)批准,撤销汨罗县,设立汨罗市(县级)。以原汨罗县的行政区域为汨罗市的行政区域。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置乡、坊、里。汨罗境内设有长乐、永宁、归政、大义4乡和归义、新市坊。元代改乡为都,改里为图,后因都图册分载里中,辗转以里为都。明初恢复乡、坊设置,乡下设都。清袭明制,乡、都相附。清咸丰五年(1855年)改设局团,汨罗境内设19局,206团。民国二年(1913),实行地方自治,改局为乡,乡下设保,保下设甲。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境内设有四区,17乡,223保,2347甲。(出处)
1949年8月,汨罗境内设17乡,3镇。1950年9月,改设6区、84乡、2镇。其后,区乡规模常有变更。1956年5月并31乡。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设16个公社,120大队,1126个生产队。1961年底调整至33个公社。
1966年2月设置汨罗县,33个公社调整为25个公社及1个县属镇。
1984年撤社复乡,大队、生产队改为村、村民小组。其后部分乡撤乡建镇。
?年,汨罗市辖13个镇、17个乡:城关镇、大荆镇、川山坪镇、长乐镇、古培镇、白水镇、汩罗镇、桃林寺镇、高家坊镇、黄柏镇、弼时镇、新市镇、李家锻镇;八景乡、三江乡、天井乡、火天乡、古仑乡、白塘乡、玉池乡、红花乡、黄市乡、沙溪乡、范家园乡、城郊乡、铜盆乡、智峰乡、楚塘乡、新塘乡、磊石乡。
?年,汨罗市辖13个镇、16个乡、6个市属农林茶渔场、1个办事处。
2000年,汨罗市辖13个镇、16个乡。全市总户数19.40万户,总人口658867人,其中非农业户人口8.83万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38802 汩罗镇 23837 新市镇 25191 古培镇 30657 白水镇 32265 川山坪镇 26202 高家坊镇 27102 弼时镇 27573 李家段镇 21537 黄柏镇 28392 长乐镇 27834 大荆镇 11936 桃林寺镇 23333 城郊乡 33821 红花乡 23647 黄市乡 13449 玉池乡 8444 沙溪乡 17741 天井乡 13517 智丰乡 8603 三江乡 13375 古仓乡 11329 火天乡 18933 新塘乡 14148 白塘乡 17429 范家园乡 17864 楚塘乡 20472 磊石乡 5064 八景乡 2833 汩罗纺织印染厂虚拟镇 7886 屈原行政区虚拟乡 6565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末,汨罗市辖17个镇(城关镇、汨罗镇、新市镇、古培镇、白水镇、川山坪镇、高家坊镇、弼时镇、李家塅镇、沙溪镇、黄柏镇、长乐镇、三江镇、大荆镇、桃林寺镇、屈子祠镇、范家园镇)、12个乡(城郊乡、红花乡、黄市乡、玉池乡、天井乡、古仑乡、智峰乡、八景乡、火天乡、新塘乡、白塘乡、磊石乡),6个场圃(原种场、范家园茶场、磊石渔场、桃林林场、玉池林场、白水苗圃),1个办事处(营田办事处),辖村(居)委会413个,村(居)民小组6189个。
2004年,汨罗市辖19个镇、15个乡(其中2个镇、3个乡实际由屈原管理区管辖)。(2004年行政区划一览)
--------------------------------------------------------------------------------
乡镇简介(根据当地政府网站内容整理,数据截至时间不详)
汨罗市城区:位于市域中部偏西处,东经113°1′,北纬28°18′,南距长沙市74千米,北距岳阳市66千米。今城区春秋时为罗子国都邑,其遗址在今市政府机关以西约2千米处。宋代设有归义坊,清代后期为归义局归义团。民国时期为归义上、中、下3乡。1949年8月设汨罗镇;1950年为七区汨滨乡,1953年为七区区属镇,1955年为汨罗区归汨乡,1956年为归义乡汨罗镇;1958年为汨罗人民公社汨罗镇,1961年为汨罗区区属镇。1966年建县时成为县政府驻地,更名为城关镇,直隶县。1993年建成区面积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525人。2000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6万人。2000年汨罗城市规划修编确定市区规划区为50平方千米,包括城关镇、汨罗镇、城郊乡和新市镇,规划区常住人口15万人。
汨罗镇:位于市域中部偏西,距市区4千米,因靠近汨罗江而得名。镇域清咸丰时为石子局。民国属归义中和显庆2乡。1950年9月,境内置夹城乡、西坪乡、蟠龙乡、茶北乡。1956年并为汨罗乡。1958年成立汨罗人民公社。1961年汨罗公社分为汨罗、九雁、归义3个公社。1966年汨罗镇城区部分划为城关镇,农村部分与九雁公社合并,仍名汨罗公社,1984年3月改社为乡,12月改为汨罗镇。面积34.5平方千米,总人口23800人。辖15个村,2个居委会,232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夹城。
新市镇:东与平江县伍市镇相依,西靠城郊乡、古培镇,南连黄柏镇、沙溪乡,北隔汨罗江与红花乡相望。南北朝梁时置岳阳郡,岳阳县、郡县治所在今长乐镇长南村。后郡废县移,市面凋敝,而今新市一带因交通优势而发展成市,人呼为新市。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置有新市坊,清初置新市巡检司,咸丰年间置新市局,民国元年(1912)底改局为乡。1949年置新市镇隶5区,1951年新市镇升为县属镇,1953年复为区属镇,隶长新区,1956年隶团螺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后改新市公社,1961年公社规模缩小,恢复区建制,为长乐区属镇,1966年隶新市公社;1984年3月镇区升为县属镇,新市公社改名新市乡;1993年4月新市乡并入新市镇。面积56平方千米,总人口24366余人。辖11个村、4个居委会、266个村民小组。
古培塘镇:位于市境南部。镇域建国前属白水乡、武昌乡、归义上乡、归义中乡。建国后属白水、古培等乡。1956年合并为大众乡。1958年建大众公社,1961年缩小为古培、大众公社,1965年合为古培公社,1980年复分为古培、大众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两乡合并为古培塘镇。面积28平方千米,总人口33000人。辖22个行政村(居委会)、400个村民小组。
白水镇:位于汨罗市境东南部,东抵黄柏镇,北靠古培塘镇,南临川山坪镇,西接湘阴县长康乡、六塘乡。清光绪时设为白水局,局址驻寿社桥忠孝祠,民国时期设为三神、白水2乡。1949年隶川山坪办事处,1950年为2区白水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白水乡,1958年建为大众公社,后改名白水公社,1961年缩小为白水公社,1978年析出大华、华中与县农所合并建原种场。1984年3月社改乡,同年5月改为白水镇。面积72平方千米,总人口32000人。辖2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白水。
高家坊镇:位于市境西南部,东靠玉池乡,西接湘阴县金龙乡、玉华乡和望城县茶亭乡,南与望城县桥驿镇接壤,北靠川山坪镇。镇域清末为高坊局,民国后期为白水区高明乡。1949年隶川山坪办事处,1950年为沙河、青江、达仁、高华4乡,隶2区,后改6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高坊乡。1958年,高坊乡、三姊乡、川山乡合并建立七一公社,后改川山公社。1961年缩小为高坊、三姊和川山公社,隶弼时区。1966年,三姊公社并入高坊公社。1984年3月改社为乡,5月建为县辖镇。面积76平方千米,总人口29735人。辖19个村、2个居委会、333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高家坊。
弼时镇:位于汨罗市南部,距汨罗市区40千米,东与长沙县福临乡相连,南与长沙县北山镇接壤,西与玉池乡连界,北抵李家镇。清时为塾塘局,民国时为3区塾塘乡。1949年隶川山坪办事处。1950年为3区塾塘、毛塘、石岭、新民、栗桥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毛塘乡。1958年以毛塘、明月、新安、铜盆置弼时公社,以缅怀任弼时同志。1961年缩小为弼时公社,隶弼时区;1966年毛塘公社划入弼时,1984年3月社改乡,4月置弼时镇。面积64平方千米,总人口29070人。辖18个行政村,318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弼时。
李家塅镇:位于汨罗市东南部,距汨罗市区30千米。镇域清代末为铜盆局清溪团;民国后期为3区清溪乡。1949年隶川山坪办事处,1950年为3区毛塘乡,1955年隶明月区(4区),1956年为铜盆乡,1958年以铜盆、明月、新安、清溪4乡合并成立弼时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铜盆公社,隶弼时区,社址铜盆集镇。1965年公社机关北迁至李家塅集镇。1984年社改乡。1997年撤铜盆乡建李家塅镇。面积5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镇人口20380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8068人。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85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李家塅。
黄柏镇:位于市境中南部,距汨罗城区26千米。清末属都界局上下黄柏团,民国后期为3区源塘乡。1949年隶川山坪办事处;1950年置三区黄柏、万乐、丰仓、新西、团山等乡,1955年改名神鼎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黄柏乡;1958年以黄柏、五星、沙溪等乡合并成立神鼎人民公社,后改五星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为黄柏公社,隶弼时区;1966年神鼎公社并入黄柏;1984年改社为乡,1993年1月设黄柏镇。面积70平方千米,总人口8814户,29335人。辖16个村、298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黄柏。
长乐镇:位于汨罗市东北部,距汨罗市区29千米。镇域清末为长乐局,民国时期为四区长乐乡。1949年隶汨罗办事处,1950年为5区长乐镇及长新乡,1955年隶长新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长新乡,长乐镇隶之;1958年长新乡与天井乡合并建先进公社,后改名长乐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长乐公社规模缩小,与长乐镇同隶长乐区;1966年长乐公社扩大,长乐镇改隶;1984年4月社改乡,长乐镇改隶县;1988年乡、镇合并建为长乐镇。面积54平方千米,总人口29000人。南朝梁、陈时(504),岳阳郡治在今长南村。
大荆镇:位于市境北部,距汨罗市区38千米。。清末置有大荆局,民国后期为四区荆浒乡。1949年隶汨罗办事处,1950年为5区大荆乡,1955年改名长新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大荆乡;1958年三江、大荆2乡合并建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三江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为大荆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4年10月撤乡建镇。面积45.8平方千米,辖12个村、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97人。镇人民政府驻大荆。
桃林寺镇:在清代为桃林局,民国时为5区桃林乡。1949年隶汨罗办事处。1950年分建亦仁、天仁、兴林、五柱等乡,隶6区,后名桃林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桃林乡;1958年以桃林、麻塘乡建奋斗人民公社,后改桃林公社;1961年缩小为桃林公社,析部分地域建移风公社,均隶桃林区。1984年3月社改乡,5月建为桃林寺镇。面积84平方千米,总人口26100人。辖17个行政村和咀上郭居委会,265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桃林寺。
范家园镇:位于市境中部偏北,距汨罗城区9千米。面积48.34平方千米,总人口17296人。清咸丰时为凤凰局枫村、青龙、徽山等团。民国时期属5区祗园乡。1949年为汨罗办事处祗园乡。1950年建为青龙、徽山乡,1956年合并为范家园乡。1957年析部分村组置县属茶叶示范场。1958年与汨水乡合并建屈原人民公社,后改范家园公社。1984年社改乡。2000年12月建镇。辖程林、伏家、范家、青龙、金山、吕仙、花桥、划船、月形、农科、双墩、永青、道冲等13个行政村、193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范家园。
三江镇:位于汨罗市境东北部。镇域清末隶大荆局,民国为4区荆浒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为长新区洪源、三江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三江乡,1958年与大荆乡共建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三江公社;1961年缩小为三江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设为建制镇。面积42平方千米,总人口15179人。辖10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猫嘴岭。
屈子祠镇:位于市境中部偏北。清代为凤凰局楚塘团;民国时为祗园乡。建国后初为7区楚塘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汨水乡,1958年与范家园乡合建屈原人民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为楚塘公社。1984年社改乡。?年撤销楚塘乡,建立屈子祠镇。面积3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100人。辖16个村、170个村民小组。屈子祠集镇位于楚塘乡阳家墩地段,原名楚塘集镇,因紧邻著名的屈子祠而更名屈子祠集镇。
城郊乡:位于汨罗市境中部,为市区城乡结合部。乡域清代为归义局,民国时期为4区归义上乡。建国后境内设高泉、归义等7个小乡。1956年撤区并乡建为归义乡。1958年隶汨罗人民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为归义公社。1969年撤销归义公社,其地分别划入城关镇和红花乡。1981年从城关、大众两公社析出部分村建城郊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27.5平方千米,总人口23823人。辖13个村、1个居委会、185个村民小组。现已有5个村全部融入市区,7个村部分面积融入市区,融入市区总面积为10平方千米。乡人民政府驻上马村。
磊石乡:位于市境北部。东临岳阳县境和新塘乡,南连白塘乡,西接屈原农场和湘江航道,北滨洞庭湖与岳阳县境相望。乡域原为洞庭湖淤洲。1976年组织围垦,1978年成垸,从全县移民5278人居此。面积22.9平方千米,总人口7100人。乡人民政府驻长山。
火天乡:位于市境东北部。镇域清代为桃林局麻塘团,民国时为5区桃林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后建为麻塘、天仁、天和、石浒、九华、许田等乡,1956年合并为麻塘乡,1958年与桃林乡合并为奋斗公社,后改桃林公社,1961年缩小为火天公社,1984年社改乡至今。面积52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辖12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火天。
白塘乡:域清末属凤凰局、穆屯局地,民国时期属祗园乡和九穆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设移风、白塘、高联等乡;1956年合并为白塘乡;1958年与新塘乡合并为解放公社,后改白塘公社;1984年社改乡为白塘乡。面积313平方千米,耕地18万亩,总人口21000人,辖14个村。
古仑乡:位于汨罗市东北部。清代隶大荆局,民国为4区荆浒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为5区汉峰、剑滩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古仑乡;1958年与智峰公社合并建东风公社,后改智丰公社,1961年析置古仑公社,1984年社改乡。全乡域面积3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万人。乡政府驻古仑。
八景乡:位于汨罗市东北角。乡域清代隶大荆局,民国为4区荆浒乡,1949年属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属5区智峰、洪源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智峰乡。1958年与古仑乡合建东风人民公社,后改智峰公社,1961年缩小为智峰公社。1981年建兰家洞林场,1984年撤销林场建制建八景乡。以境内有八景洞而得名。面积50平方千米,总人口1052户,3572人。辖5个村、5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八景洞水库大坝下游约1千米处的牛形嘴。
智峰乡:位于汨罗市东北部。清代隶大荆局,民国隶4区荆浒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为智峰、汉峰乡;1956年为智峰大乡;1958年与古仑乡合建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智峰公社;1981年析出部分村建兰家洞林场,1984年社改乡。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9200人。辖6村、7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龚家塅。
天井乡:位于市境东北部。乡域清代属大荆局,民国属4区荆浒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建为天井、东田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天井乡,1958年与长乐乡共建前进人民公社,后改长乐公社,1961年缩小为天井公社,1984年社改乡。因境内有天井山而得名。面积43.9平方千米,总人口14434人。辖9个村、161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庙神塘。
沙溪乡:位于市境东部,距汨罗城区30千米。因汨罗江水系湄江流经沙溪境内,河道弯曲,长年积沙成滩,古时傍江兴市,名“沙溪市”,后来社、乡名皆沿袭于此。乡域清代隶界都局沙溪团,民国属3区源塘乡。1949年隶川山坪办事处。1950年为沙溪、划湄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沙溪乡,1958年与黄柏乡合建五星公社,后改神鼎公社,1961年缩小为沙溪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55.87平方千米,总人口18408人。辖13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
玉池乡:位于汨罗市境南部。乡域有山名玉池山,乡名由此而来。乡域建国前为塾塘、源塘、三神等乡属地;建国后建有白鹤、黄柏、达仁、镇南、安乐等乡。1958年分隶弼时、神鼎、川山公社,随后从3社中原明月、毛塘、铜盆、黄柏、川山、三姊、高坊等乡划出部分山区大队、生产队建玉池公社,1984年社改乡。总面积41.3平方千米,2000年年末总人口8974人。辖15个村民委员会、140个自然村。乡政府所在地白鹤庙。
黄市乡:位于市境中部偏东。乡域清末为黄谷局,民国时为4区黄谷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建为尚义、关山、青平、大仑、黄市、青陵、托坪等7个乡。1956年合并为黄市乡。1958年与红花乡并建钢铁公社,后改红花公社。1961年缩小为黄市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53.4平方千米,总人口15343人。辖10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黄市。
红花乡:位于市境中部。乡域清代分属归义局、黄谷局。民国时期为黄谷乡、归义乡。1950年为红花、黄谷乡。1956年为黄市、红花乡。1958年合建为钢铁公社,后改红花公社。1961年缩小为黄市、红花两社,1966年红花并入黄市。1969年,将黄市的罗滨、联安等7个大队及归义公社的京街、罗街等4大队建红花乡,1984年改社为乡。面积58平方千米,总人口24568人。辖11个村、257个村民小组。乡政府原驻范家山,1983年因乡域遭受大水迁石头铺。
新塘乡:位于市境西北角。乡域清咸丰年间隶磊石局,民国时期属九穆乡。1950年建为裕后、光前、高联、兴林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新塘乡。1958年与白塘乡合并建解放公社,后改为白塘公社。1961年缩小为新塘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42平方千米,总人口16027人。辖13个行政村、200个村民小组。新塘乡人民政府驻新塘吴。
三墩乡:位于县境腹地,距市区41千米。相传古时洪水爆发,村庄皆被淹没,飞来凤凰、孔雀、鹭鸶各一只,歇落于中式、戴市、忠龙三村,化为三个高大的石墩,故名三墩。乡域清代属太平乡5都,民国初隶道彰区,后隶5区三联乡。建国后隶钟洞区,建制变,地名未变。1995年撤区并乡,由三墩、瑚癿联合建成三墩乡。面积115平方千米,总人口30000人。辖32个村、371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戴市。
市原种场: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21千米。东南连接白水镇,西北毗邻湘阴县。原种场建国初属白水乡前进村,1951年置一农场,1958年建为农校,1961年改为县良种繁育场,1971年更名为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更名为县原种场,辖3村1场。面积7.5平方千米,总人口5000余人。辖4个村、37个村民小组。场部驻牛口塅。
--------------------------------------------------------------------------------
地图
--------------------------------------------------------------------------------
2004年汨罗市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注:部分乡镇实际由屈原行政区管辖)
城关镇 辖:老街、高塘、山塘、高泉、归义、友谊河、广场、营田8个社区;罗城开发区。
汨罗镇 辖:夹城居委会;燎家山社区;甘坪、汴塘、九龙山、雁塘、童家、南托、北托、茶木、眠羊山、李家坪、大坪李、黄家坪、蟠龙桥、龙塘、鱼鳃15个村委会。
新市镇 辖:老街社区;团山、新书、合心、八里、新桥、新利、团螺、福兴、元宵、丛羊10个村委会。
古培镇 辖:明月、于临、杨柳、石牛、黄塘、大兴、水口、关山、大同、新合、古培、东港、月星、培塘、万福、俞家、大众、三合、课功、雨坛、栗桥、三港22个村委会。
白水镇 辖:白水居委会;白水、群玉、石云、藕花、闵家、越江、清明、西长、高冲、双石、邓家、王家、关北、行建、双桥、石板、毛岭、大塘、白米、唐山20个村委会。
川山坪镇 辖:川山居委会;川山、联山、石桥、湖鼻、石陂、清泉、万家、西北、金井、天井、常公、梅林、盐井、玉麓、芭蕉、金华、城墙17个村委会。
高家坊镇 辖:高坊一、高坊二2个居委会;船山、六丰、三姊、永安、杨桥、燕塘、万岭、狮岭、青江、松阳、仁里、新华、桥坪、周坊、永丰、沙河、达仁、凤形、高华19个村委会。
弼时镇 辖:弼时居委会;汉山、大里塘、莲花、大陆、弼时、农科、上任、桃花、东影、共荣、福寿山、毛家坊、大田、坪塘、毛塘、大松桥、唐家桥、尖塘18个村委会。
李家段镇 辖:铜盆、望麓、西影、清溪、打鼓、农科、龙山、新潘、松江、李家、新荣、画眉、南仑、明月、高燕、群合16个村委会。
黄柏镇 辖:上游、云山、新民、黄柏、新西、新开、冷水、双丰、团山、树冲、沙丰、丰仓、凤凰、神丁、英桥、新龙16个村委会。
长乐镇 辖:长乐一、长乐二2个居委会;赤马、马桥、智源、青狮、估圣、长新、长南、隘口、江背、广联、白沙、水源、水府、水合、双旗15个村委会。
大荆镇 辖:墩河、大仙、新塘、新联、乌龙、折桥、大荆、金星、桂花、段塘、界碑、长联12个村委会。
桃林寺镇 辖:桃林居委会;四龙桥、亦仁、来龙、三彩、青山、南林、五柱、段中、杨爷庙、三塘、双法、双墩、大托、东塘、唐坊、占乔、古塘17个村委会。
三江镇 辖:湘平、洪源、隘口、花桥、风形、官仲、落马、十全、金桥、齐心10个村委会。
范家园镇 辖:花乔、烟墩、青龙、道冲、程林、永青、伏家、金山、农科、范家、划船、侣仙、月形13个村委会。
沙溪镇 辖:划江、划力、关山、兰溪、青联、双龙、双楠、双江、沙溪、大桥、苏溪、金鄂、农科13个村委会。
营田镇 辖:余加坪、槐花、虎形山、青山寺、推山咀、小边山6个居委会;尚林、义南、千秋坪、新民、余家、三洲、荷花、新堤、玉湖、凰山、边山、港南、古湖、团湖、宝塔、大联、菱湖、北港、八港19个村委会。
河市镇 辖:河市居委会;新悦、复兴、荻湖、三联、三合、和平、古罗城、永兴、星湖、洋湖10个村委会。
屈子祠镇 辖:楚南、楚塘、翁家桥、金钩、朱山、枫树、农科、屈子祠、白水段、渔街市、周家垅、金沙、屈原、狄湖、栏湖、黄兴16个村委会。
城郊乡 辖:荣家路、南江2个社区;窑洲、大路、百丈、荣家坪、归义、城北、双托、城东、上马、汨罗、双塘、城南12个村委会。
红花乡 辖:南寿、石仑、石鼓、刘花洲、叶家冲、京街、廖家段、罗滨、东冲、包塘、红花11个村委会。
黄市乡 辖:瑞灵、黄市、港口、托坪、大坪、关山、石堰、划塘、翁桥、干桥10个村委会。
玉池乡 辖:鹤泉、高龙、鹤源、明华、鹤龙、双狮、玉明、望塔、大峰、梓洞、关山、安乐、安山、大龙、玉山15个村委会。
天井乡 辖:双龙、大旗、嵩山、白马、嵩华、天岭、群英、长岭、车田9个村委会。
智峰乡 辖:桥头、双春、汉丰、青丰、广联、新铺6个村委会。
古仑乡 辖:黄道、金河、农科、古仑、渡头、朱砂、盘石、仰山8个村委会。
火天乡 辖:四塘、高丰、三桥、石浒、三龙、周公、静江、杨家、包山、农科、西塘、园艺场12个村委会。
新塘乡 辖:玉后、新僚、徐塘、范塘、划林、光前、长塘、书林、冬冲、玉龙、磊石、丁园、拦江13个村委会。
白塘乡 辖:双义、移凤、赶洲、木屯、裘鸣、曹家、大唐、仁义、松塘、白塘、拦河、万红、高联、五塘14个村委会。
磊石乡 辖:马厅、江南堤、长山、内夹、高台、闸南、闸桃、长湖、二沟、沙洲、汨岳、闸汨12个村委会。
八景乡 辖:山阳、智丰、大同、三联、高华5个村委会。
黄金乡 辖:大江、龙须、黄金、万兴、北洲、新联、团洲、汩江、小江、联兴、吴家棚、东滨、莲花、寺坪、金塘、禾鸡山、大湾、金盆、青洲、湾里20个村委会。
琴棋乡 辖:青港、北港、八港、三星、凤凰、古湖、大湾、磊石、新河、永丰10个村委会。
凤凰乡 辖:东干、横港、船江、春江、黄泥会、河泊潭、香游湖、汩江、新港、荞麦湖、兴隆、凤凰、福星13个村委会。
原种场 辖:大华、华中、前进、全民4个村委会。
范家园茶叶示范场 辖:新湖、新范2个村委会;一分场、二分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