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地图加载中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五丈原村

五丈原诸葛亮庙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南部。景区囊括诸葛亮庙、褒斜古栈道北口—斜峪关、棋盘山、诸葛亮中军帐—豁落城、蜀军取水的诸葛泉、司马拜相台、葫芦峪等三国遗址,面积四十六平方公里。其中诸葛亮庙是全国八大武侯祠之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明万历《岐山县志》载:“汉诸葛忠武侯庙在县南五十里五丈原上,即屯兵处。元至元初建,廉访司副使郭思恭有记。”由此可知,五丈原诸葛亮创建于元朝至元初年(公元1246年)。以后的省、府、县志书中,都沿用了这一说法。关于五丈原诸葛亮庙的创建年代,查阅大量文献没有确切的记载。以现有的资料分析,五丈原诸葛亮庙可能创建于汉末晋初。

郭思恭留下的《汉丞相诸葛武侯公五丈原庙记》记述了当时修庙的详情:“凤翔府岐山县渭水之南有胜地焉,陂陀而开,高爽广平,所谓五丈原,汉丞相忠武诸葛公伐魏屯兵之处也。公之在兹,有自来矣。公之志在于兴隆汉室,攘除奸凶,时魏遣司马懿引兵据之于渭北,今公庙枕原向北,其平生之志抒平。公在布衣,认者以为卧龙,其才可知也;及感昭烈三顾之勤,出草庐许以驱,共后奉命于危迫之秋,受寄命之重竭股肱之力,生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其伯仲之间翘然而伊、吕也。虽长星坠营,功业不遂、其忠义之气,精贯白日。庙自汉至今,千有余年,春秋性醪之献久而益兴,固人心之不容有泯者,非特于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百姓安者、军士无私而致然也。……(余)慕公之高风,既躬致菲薄,因略为记其人概,知此是祭也。” 从碑文中可知,当时五丈原上已有同今天一样“枕原向北”的诸葛庙,并笼而统之说:“庙自汉至今,千有余年”,春祀秋祭延续不断,越来越盛。作者只不过是慕爷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来庙中“躬致菲薄”,祭祀一番。

显而易见,从明朝《岐山县志》开始记载的诸葛亮“元至元初建”是错误的。而且,从至元初年郭思恭的碑记中,也找到了辨析五丈原诸葛亮庙始创时间的线索和思路。他游谒诸葛亮庙时,一定会作些调查和了解,才会记下当时的诸葛亮庙已“千有余年”。由于元朝至今也有七百余年,许多资料后人无法见到,郭思恭当时以何为据也不得而知,从现有的史料细分析起来,“庙自汉至今”的提法,也有一些根据。

清代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岐山知县杜谔《重修五丈原武侯祠记》云:“汉丞相出师伐魏……其时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魏兵坚壁不出,至遗巾帼以辱之,丞相军威远震,畏蜀如虎,所由来矣。异乎大星骤落,汉业随终。天远虽任自然,而人心终多隐憾。五丈原之有武侯庙也,自当始创于此时。厥后遥遥千余载,历代兴废,难以稽考之”。碑文中同样表述了诸葛亮庙创始于汉晋之交的意思。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元朝之前的唐宋年间,五丈原诸葛亮庙已建修起来。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过五丈原》诗中有“象牙宝座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诗句。一般理解是指五丈原诸葛亮庙中的武侯“神像”,高坐神龛,神表威业;失去诸葛亮的蜀汉王朝,竟重用谯周这样的投降派以致灭国。可以说明当时五丈原上已有祠庙建筑。

跨宋、金两代的诗人郝居中有《题五丈原武侯庙》诗作,诗中用“坏壁丹青仍白羽,断碑文字只苍苔”描绘出诸葛亮庙年久失修,壁坍墙坏,碑裂石破的惆败景象,完全可以证明五丈原诸葛亮庙早已有之。

元朝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的朝代,当时对诸葛亮倍加褒扬,封其号“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五丈原诸葛亮庙也得到重视,各级官员常到庙中瞻拜致祭,郭思恭留下的碑文就是明证。

景区支付
开放时间:8:30-17:30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①门票当天有效,出园需入园,请再次购票。
②为保证入园顺利,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无交通信息